|
从粮农组织总干事选举说起发表时间:2020-05-06 00:00 2019年6月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以108票的高票结果选出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原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他于8月1日正式上任。 有外媒一度传播竞选“小道消息”,而《外交政策》23日的爆料可谓“打脸”:美国扶持格鲁吉亚候选人基尔瓦利泽、不惜与欧盟翻脸,就为阻止中国人当选;甚至还发外交照会警告各国,别给中国投票。 可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基尔瓦利泽最终仅获12票,远低于此前60票的预期。文章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在国际组织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暴露出特朗普政府“令人困惑与笨拙的外交”。 有美国官员反思,中国为竞选准备充分,且自身成就有目共睹。但也有人认为,内部意见不一、游说不力加上与盟友互不退让,导致美国“拱手送出”了选举,反映其在联合国影响力的下降。 高票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位中国籍总干事 2019年6月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第41届大会,并举行总干事选举。 最终,原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以108票高票当选,成为首位中国籍总干事。格鲁吉亚前农业部长基尔瓦利泽(Davit Kirvalidze)、法国前农业部长凯瑟琳(Catherine Geslain-Lanéelle)分别获得12票与71票。 屈冬玉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拥有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曾多年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工作,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 他在胜选后表示,对于全球的农业和粮食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时刻,也是一个转折点”。 他“感谢自己的祖国”,也将忠于FAO的使命。 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联合国负责消除饥饿、改善营养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专门机构,总部位于罗马,拥有超过1.1万名员工,在联合国系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组织负责为食品与动物安全设立国际标准,在制定应对全球粮食生产引发的饥荒、气候变化与全球农业产业的优先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位于罗马的总部 美国国务院:尽一切手段打败中国参选人 公布结果时,一度有外媒炒作中国在竞选中施加影响力。对此,《外交政策》23日的一篇文章可谓“打脸”。 2019年1月中旬,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文•莫雷(Kevin Moley)在一次会议上最先提出此事。有与会官员称,“我们得尽一切手段打败中国人。” 但这一策略却首先在美国政府内部引发困惑与反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农业部以及美国驻罗马大使馆都有声音认为基尔瓦利泽赢面不大,倾向于支持法国前农业部长、农学家凯瑟琳。 他们还指出,格鲁吉亚政府从未积极参与FAO的活动,基尔瓦利泽在那里的知名度也不高。而且在私下接触后,美方官员认为他“对FAO组织运作的理解程度有限”,直言整个策略“愚蠢”(bonkers)。 而支持者认为,基尔瓦利泽有近30年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工作经验,格鲁吉亚由一个很小的前苏联加盟国转为推行自由市场与民主制度,这一背景“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美国僵硬游说,与欧盟翻脸 其次,美国竞选期间施展的游说手段也十分僵硬,且因拒绝“劝退”基尔瓦利泽,而导致与法国、欧盟翻脸。 一方面,美国驻罗马大使馆官员因为反对支持基尔瓦利泽,而遭到了华盛顿高层的排挤。在选举前的数个月期间,他们都没有收到明确命令,错过了在各国代表中展开游说的机会。 距离投票还有5天时,美国国务院向各国发出外交照会(démarche),称美国会支持基尔瓦利泽,鼓励各国向他或者凯瑟琳投票,但不要给中国参选人投票。 根据新闻机构Devex获得的文本,文中提到“美国的首要目标就是打败中国参选人”。但有美国官员认为,即便以外交照会的标准来看,这份文本也不够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究竟是支持基尔瓦利泽还是凯瑟琳,美国政府至始至终都没能统一意见。这明显拖累了前者获胜的机会。而后者则得到法国与欧盟的全力支持。 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在投票数星期前就“咄咄逼人地”要求美国“劝退”基尔瓦利泽,理由是他获胜几率太小。且“如果联手,西方有更大的机会胜过中国人”。但莫雷的观点最终占了上风。 结果,美国、欧盟之间也开始暗暗角力:双方官员选择在同一天晚上设宴招待自己支持的竞选人。美国官员还指责巴黎与布鲁塞尔玩“肮脏政治”,散布谣言抹黑基尔瓦利泽,但遭到否认。 西方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霸凌行为 由于双方相互不肯退让,拒绝支持对方的参选人,最终凯瑟琳只到手71票,基尔瓦利泽则仅获12票。 这令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务院高层“震惊”,他们原本期待后者至少获得60票,从而在第二轮投票中与法国商量。 而屈冬玉以压倒性的108票获胜,以至于不再需要后续投票程序。当主办方宣布他当选新一任总干事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看起来像一群十足的傻瓜。”一名美国官员形容当时的感受。 《外交政策》认为,这是西方在国际组织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an unprecedented defeat for the West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暴露出特朗普政府“令人困惑与笨拙的外交”:一边抛弃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一边试图阻止中国获得影响力。 文章指出,随着特朗普在联合国不断“退群”、拒付会费,中国正填补美国影响力衰退的真空。在15个联合国旗下的专门机构中,已经有4个机构由中国人当选领导职务。分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